里仁首页
主页 部门简介 组织机构 管理文件 师资建设 教学课件 专业介绍 实验中心 图文中心 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主页 >> 专业介绍 >> 正文
里仁学院专业介绍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本专业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2年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5通过第二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国家首批参加“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点专业。  

师资力量 专业教学与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在编教师191名,其中教授53人(含博士生导师25人),副教授57人,具有工程实践经验者161人。该专业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精品课2门,全国优秀教师1名,全国模范教师1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名。  

实验室情况  专业拥有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3个中国机械工业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专业特色  5年,本专业承担了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企业横向课题等科研项目70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5600余万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获省部级奖励30项。发表论文1600余篇,其中被EISCI收录600余篇次,出版著作24部,获批专利474项。  

专业高度重视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与美国伊立诺斯大学、英国赫尔大学、德国德累斯顿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日本上智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等部分国外大学有着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  

20106月,燕山大学成为教育部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我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学校第一批参加“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点专业。  

研究方向 轧钢设备及工艺、机械装备与自动化(冶金工艺及设备)、机械设计、机械电子工程、机电控制工程(流体传动及控制)、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设计与分析、起重运输与工程机械。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学术素养和工程素养,具备较宽厚的基础理论和扎实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国际化视野、团队精神和专业技术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工程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金属工艺及机制基础、控制工程基础、测试技术、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数控技术与应用、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制造装备等。  

实习规划  本专业注重学生工程能力培养,与国内多家大型企业保持着密切联系,比如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鞍山钢铁集团公司等,学校与企业签订《燕山大学机械学院校外实习基地共建协议书》,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到不同企业进行生产实习。  

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学院自2009年起积极探索顶岗实习新模式,开辟了辽宁金刚重型锻造公司等顶岗实习训练基地。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国内外企业外贸等单位和部门从事教学科研产品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本专业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本专业成立于1953年,原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由苏联专家主持举办“锻压工艺与设备”专业的一部分,属于原机械部重点学科。2015年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代表中国接受《华盛顿协议》专业认证评估,并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师资力量  在大量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中,专业培养了一支学术水平高、素质精良、结构合理、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齐全的人才梯队。现有固定研究人员33人,其中教授15人(博士生导师7人),副教授(含高级实验师)9人。其中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  

实验室情况  专业现有实验室面积14000 m2,实验室资产总值7000余万元。拥有500T双动液压机、650T多向模锻液压机、315T通用液压机、粉末快速成形试验机、塑料制品注射机、三坐标测量机、激光快速制造系统、H1F80数控交流伺服压力机等大型塑性加工、测试设备,并拥有UGCATIAI-DeasDEFORMMARCANSYSCAD/CAE/CAM软件平台。  

专业特色  5年,专业承担了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10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近1000万元。近5年完成了多项科研成果,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被EISCI收录50余篇次,出版著作1部,获批专利34项。  

目前专业已经形成了大型锻件锻造工艺及质量控制技术、成形设备现代设计技术、精密成形技术与装备、板料成形理论与工艺等4个特色鲜明,优势显著、发展稳定的研究方向。  

本专业完成了铝合金轮毂旋压设备的开发,作为国家创新基金项目“新型旋转锻造设备开发”顺利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验收。研发的旋转锻造车轮生产线填补了国内同类产品空白,每条生产线国产化可节省投资2.5亿元,实现产值4亿元。该项目获得了2009年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本专业兼具锻压工艺与装备的设计研发能力,一直秉承着东北重型机械学院严谨、踏实、沉稳的学风,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近几年学生一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研究方向 锻压工艺与设备、模具设计与制造。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宽厚的材料成形基础理论扎实的成形装备及工艺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团队精神和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不断学习和适应专业技术发展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化视野,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特别是在重型机械领域,从事材料成型及控制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工程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基础及有限元法、传热学、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控制理论基础、测试技术、电工技术、电气控制技术、数控技术与应用、液压与气压传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金属工艺及机制基础、机械CAD/CAM、塑料成型模具设计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国内外企业、外贸等单位和部门从事教学、科研、产品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  

   

车辆工程专业    

本专业十分注重以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改革。自2007年以来,学科先后组织学生研制了3辆节能车参加了3届本田(中国)节能竞技大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受到中央电视1台等多家新闻媒体的关注和报道;自2010年以来,学科又组织学生研制方程式赛车,参加中国大学生方程式车大赛,连续取得了赛事前十的好成绩;近五年,专业教师积极指导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获得21项国家级、25项省级、21项校级创新计划项目的立项。在参加这些科技创新教学活动中,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现代设计手段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等均有明显的提高,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与青睐。  

师资力量  学科有专职教师20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1人,讲师3人;实验教师6人,其中高级实验师3人,实验师2人,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4人。

实验室情况  车辆工程实验室系河北省本科教学实验示范中心,总面积为1200平方米,设备总值900余万元;设置5个实验室:汽车结构陈列室、汽车结构拆装实验室、汽车性能实验室、发动机性能综合检测室、汽车车身实验室。  

研究方向 汽车底盘设计与制造、汽车车身设计与制造、汽车关键零部件设计与制造、汽车动力传动技术、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新能源汽车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知识,掌握汽车整车及各总成的设计理论、汽车的性能实验技术、汽车制造工艺和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成为具有较强的汽车整车及部件设计、制造、试验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机械制图、计算机基础、材料力学、理论力学、流体传动、金属制造工艺、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公差配合与互换性、工程材料、汽车构造、汽车理论、发动机原理、汽车设计、车身结构及设计、汽车制造工艺、汽车电控、汽车试验学等。  

实习规划  驾驶实习、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生产实习、汽车拆装实习。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汽车研究院所、汽车制造企业、汽车运用单位、汽车管理部门和高等院校等从事汽车研发、制造、试验、管理、营销等方面的工作。  

   

自动化专业    

本专业以冶金自动化为特色,拥有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1981年);2000年“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被评为河北省重点学科;2005年被评为国家“自动化系统工程师”(ASEA)资格认证河北省定点单位,同年“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群)”被确定为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群);2006年“控制科学与工程”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008年“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被国防科工委确定为国防主干学科;本专业2009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高等学校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被列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实施专业,2012年成为国家级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师资力量  本专业教学与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职教师63人,其中,教授24人(含博士生导师17人)、副教授21人,具有博士学位49人,具有工程实践经验者36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德国洪堡学者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人,国家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2人,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5人,河北青年五四奖章1人,河北省百名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3人。  

实验室情况  本专业拥有1个“工业计算机控制工程”河北省重点实验室,1个“装备制造教育创新高地——控制科学与工程”河北省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创新高地,1个“控制理论教学团队”河北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2门河北省精品课,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研究方向 工业自动化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现代工业中各种复杂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集成技术,掌握控制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相关专业知识,掌握现代控制理论与控制方法的工程应用技术、基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创新的研究方法。使学生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生产过程自动化、PLC控制、工业计算机控制、电力拖动(交直流调速)及其自动化、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控制等领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培养适应能力强、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的控制工程领域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电路原理、反馈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及拖动、电气控制及PLC、控制系统仿真及MATLAB语言、直流拖动控制系统、交流拖动控制系统、工控软件基础。  

实习规划  本专业高度重视学生工程能力培养,2003年组建了燕山大学自动化实训中心,并与北京ABB电气传动系统有限公司共建“ABB传动控制系统实验室”,并已完成首批建设。另外,与国内多家大型企业保持着密切合作,在研华中国公司、中国电科54所等单位建立了顶岗工程实训基地;与秦皇岛首秦公司、秦皇岛烟机厂、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秦皇岛海湾公司等单位建立了生产实习基地。所培养的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近几年学生一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1%以上。  

就业方向 毕业学生可在大中型国企、高新技术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航空航天、国防工业等企事业单位和部门从事工业系统综合自动化、计算机控制、电力传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通信网络等方面的研究设计、系统集成、产品开发、制造、应用及企业管理等工作。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本专业1997年获得“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同年获得“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专业所在的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被确定为河北省重点学科;河北省电力电子节能与传动控制重点实验室2008年通过验收;2009年获批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博士后流动站;2010年获得“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电子实验中心,河北省新能源变换与应用虚拟仿真实验中心,河北省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重点实验室。  

师资力量  专业共有专职教师47人,实验教师7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21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38。“电工电子技术”、 “电气控制及PLC”、“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为河北省精品课程。专业建有校内实训基地,并与秦皇岛港务局、秦皇岛电力公司等多家单位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实验室情况  本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包括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电子实验中心,河北省新能源变换与应用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专业依托河北省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重点实验室,拥有面向本科生教学的电力电子实验室、电机及拖动实验室、电力电子器件实验室、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实验室、继电保护实验室、新能源发电技术实验室等。除满足本科生教学的课内实验外,还可为多门课程设计、综合实训以及生产实习提供CDIO开放性设计实验。实验室总面积2500平方米,设备资产达3000多万元。  

专业特色  5年,本专业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企业横向课题等科研项目18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3000余万元。发表论文480余篇,其中被EISCI收录200余篇次,获批专利39项。  

研究方向 应用电子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在电力电子电能变换、电力系统运行与管理、电气自动化控制、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宽广领域能够从事工程设计、系统运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该专业突出强电与弱电结合、电气与电子并重、电力电子与信息电子相融、软件与硬件兼备,是一个与国际接轨的宽口径专业,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育并重的同时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间的有效互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的提升。毕业生既具有电气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有自动化和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专业面宽,适应性强,具备解决既有强电又有弱电的宽口径专业问题的能力。  

主要课程 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自动控制理论、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电力传动与控制、高频开关电源技术、电力系统自动控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PLC及电气控制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仿真及辅助设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  

实习规划  本专业注重学生工程能力培养,与多家大型企业保持着密切联系,如秦皇岛电力公司、哈电集团(秦皇岛)重型装备有限公司、康泰医学系统(秦皇岛)股份有限公司、秦皇岛同和电厂、天威保变(秦皇岛)变压器有限公司、秦皇岛通维能源装备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秦皇岛龙鼎电气有限公司等,学校与企业签订《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校外实习基地共建协议书》,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到不同企业进行生产实习。

就业方向 毕业学生可在电力电子行业高新技术企业、电力系统设计及运行或管理、科研机构等单位或部门,从事电能生产与传输、电能变换、电气节能、新能源开发、电力设备制造、供配电系统等方面的技术或产品研发、设计、运行与维护工作。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本专业前身是“检测技术与仪器” 专业,成立于1978 年,1998 年本科专业统一更名为“测控技术与仪器”。1997 年招收“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博士研究生。2005 年批准为“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2000 年“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科获批河北省重点学科;2006 年获得河北省“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重点实验室;2007 年“仪器科学与技术”获批博士后流动站。  

师资力量  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 56人,其中教授18人(含博士生导师11人),副教授2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1人,此外,专业聘请企业兼职教师10人。专业教师中,包括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1人,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1人,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2人,秦皇岛市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仪器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学会机电类学科教学委员会委员2人,10人获得校级以上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近三年,专业教师承担了国家级项目19项,省部级项目29项,与企业合作项目39项,科研经费总额3000余万元,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333篇,其中,被SCIEIISTP检索200余篇。  

实验室情况  本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包括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电子实验中心,河北省新能源变换与应用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专业依托河北省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重点实验室、河北省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重点学科教学科研平台,拥有面向本科生教学的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室、光学测量实验室、新型传感器实验室、测控仪器实验室、精密测量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专业实验室面积超过1000平米,目前实验室资产总值 1958.8万元,设备固定资产总值1689万元。专业建有校内实训基地,并建有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西奥仪表测控有限公司等校外实习基地。  

研究方向 检测技术及仪器、自动化仪表。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以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为基础,掌握测试计量、智能仪表、计算机控制、传感网络、工程监测等方面基本理论与应用技能,具有从事测量与控制系统、仪器仪表系统设计及开发能力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经过本科阶段学习,可使学生掌握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工业自动化仪表及装置、精密仪器设计与制造等方面的专门知识,夯实精密测量技术、智能仪器仪表、计算机测控系统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体系及应用技能。  

主要课程  传感器原理与设计、计量学概论、误差与数据处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数字信号处理、测控仪器电路、DSP原理及应用、智能仪表原理与设计、微型计算机原理、PLC控制技术、工程光学、激光检测技术、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现代控制理论。  

实习规划  本专业重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生产实习分为校外实习与校内实习两个部分,其中校外实习在哈尔滨电工仪表所实习基地进行,校内实习在专业实验室进行。校外实习包括参观、学习和车间操作,校内实习以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设计为主要内容,并以团队形式实施。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航空航天、汽车、通信、石油、化工、钢铁、冶金、家电、食品、新能源等企业单位从事测试计量、仪表研发与应用、过程监测与控制等方面的设计开发及运行管理工作,或在相关科研院所从事精密仪器及智能仪表设计、自动化监测及控制系统研发等工作,也可在技术监督、标准计量、环境监测等事业单位从事技术管理工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计算机专业创建于1995年,1998年被评为硕士点专业,该专业已招7届本科生。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是省部级重点学科。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教研室、计算机研究所、计算机实验室三个教学实体单位支撑本重点学科。  

师资情况  现有教师60名,其中教授9名,副教授25名,讲师及工程师23名,具有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教师20多人。  

实验室情况  现有计算机硬件实验室3个、计算机软件实验室2个,能满足各类课程和实践环节上机实验的需求。  

研究方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质,系统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系统的实际工作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与程序设计、离散数学、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理论、数据结构、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JAVA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编译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方法与程序设计、算法设计与分析、模式识别、多媒体技术应用、嵌入式系统、Web数据库、人工智能、管理信息系统等。  

实习规划  邀请国内知名IT企业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来校内在机房中进行集中实习和培训。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相关的教学、科研、开发、生产与管理等工作。  

   

通信工程专业

本专业2008年获批河北省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特色专业,同年,本专业与光电子系共建的河北省光电子与通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得批准。2013年获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师资情况  目前,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共有专职教师40人,其中教授11(含博士生导师3),占教师总数的27.5%;副教授(含相当职称)20人,占教师总数的50%;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3人,占教师总数的82.5%;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6人,占教师总数的15%92.5%的教师其所获学位属于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专业,其中所获学位属于电子信息类专业背景老师占85%,具有工程经验的教师19人,占教师总数的47.5%。专职实验教师共有5人,其中包括一名高级职称,4名中级职称。35岁以下的教师13人,占教师总数的32.5%;具有5年以上教龄的教师29人,占教师总数的72.5%。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师生比为1:5,教师数量能满足教学需要。  

实验室情况 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实验室除了包括嵌入式系统、微机接口技术、数字系统仿真、地理信息系统、通信电子电路、微波与天线实验室等完全满足本科教学需要的实验室外,还包括数据交换技术、单片机控制、通信系统仿真、通信电子电路、通信技术研究等以研究生实验和科研为主的专业实验室,以便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与通信工程专业的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提供实验条件和科研服务。  

   (1) 嵌入式系统实验室  

   嵌入式系统实验室面积125平米,拥有程控交换实验平台ZXJ10、微型电子计算机30台、ARM9实验箱33台、微机原理单片机实验箱34台。实验室每年均设有固定经费用于购置、维护设备,设备的平均利用率超过60%。实验室现有专职实验教师1人。  

实验室为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系的学生提供《现代交换原理》、《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课程实验,以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初步具备设计和调试汇编语言程序等实际工作的能力,运用所学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析和综合实验结果以及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2) 微机接口技术实验室  

   微机接口技术实验室面积105平米,拥有通信原理实验箱30台、数字存储示波器34台、移动通信系统实验箱35台。实验室每年均设有固定经费用于购置、维护设备,设备的平均利用率超过55%。实验室现有专职实验教师1人。  

   实验室为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系的学生提供《通信原理》、《移动通信》等课程实验,使学生验证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巩固并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对通信系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并且通过实验了解通信系统的实验测试方法,实验测试仪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综合、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本实验室在完成所有教学计划的基础上,还负责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实训、大学生科技创新等项目,同时为通信工程专业教师科研项目提供各种实验支持。  

   (3) 数字系统仿真实验室  

   数字系统仿真实验室占地125平米,拥有台式电脑60台。实验室每年均设有固定经费用于购置、维护设备,设备平均利用率超过55%。实验室现有专职实验教师1人。  

实验室为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提供《数字信号处理》、《V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等课程实验,使学生巩固所学基本理论,掌握最基本的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论和方法,数字系统处理模拟信号,培养学生使用面向对象的思想进行独立软件设计的能力。实验现有专职实验教师1人。  

   (4) 通信电子电路实验室  

   通信电子电路实验室占地面积105平米。拥有扫频仪16台、函数信号发生器34台、数字万用表60台、数字存储示波器30台、直流电源20台、高频电路实验系统40台、超高频毫伏表29台、示波器30台、失真度仪16台。。实验室每年均设有固定经费用于购置、维护设备,设备的平均利用率超过50%。实验室现有专职实验教师1人。  

实验室为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提供《高频电子线路》、《测试技术与仪器》等课程实验,以培养学生初步具备使用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能力以及单元电路的调整和测试等实际工作的能力,正确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运用所学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析和综合实验结果以及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5) 微波与天线实验室  

   微波与天线实验室占地面积105平米。拥有标准信号发生器4台、选频放大器2台、测量线4台、波导元件2台、全频道电视信号发生器10台、通信系统综合实验箱30台。实验室每年均设有固定经费用于购置、维护设备,设备的平均利用率超过45%。实验室现有专职实验教师1人。  

实验室为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提供《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天线与电波传播》、《信号与系统》等课程实验,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为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专业特色    

   12008年建成河北省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特色专业;  

   22008年,“通信工程专业”与光电子系专业共建的河北省光电子与通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得批准。  

   320102月,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获批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42013年成功获批一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5201512月,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顺利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中国成功加入《华盛顿协议》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研究方向 现代通信技术、通信网设计、移动通信。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系统思维、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能力,能够适应社会与技术进步的通信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在考虑社会、法律、环境等多种非技术因素影响情况下,具备融合多学科知识创新性解决不确定环境下工程项目技术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系统思维和多学科专业知识,完成复杂信息类产品的设计、研发、测试、生产任务;通晓通信专业国际标准,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对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有前瞻性;具有团队意识和良好沟通能力,能够融入多学科团队进行项目开发和实施工作。  

主要课程 电路原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EDA原理、高频电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天线与电波传播、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图像通信、移动通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微机原理、单片机原理、计算机网络、程控交换原理等。  

实习规划  通信工程专业非常重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多家国内大中型企业保持着长期实践教学合作,如:河北广电秦皇岛分公司、中国移动秦皇岛分公司、中国电信秦皇岛分公司、秦皇岛康泰医学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等,共同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除了在教学方案中规定了一定学时的实验和课程设计外,还安排了生产实习、专业综合训练等实践教学环节,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在校外生产实习过程中,聘请企业的工程师或技术人员到学校集中给学生讲授企业参观实习安全知识、生产工艺流程、控制系统组成等内容,使学生事先了解要实习单位的基本信息及实习注意事项;然后分组到相关的企业生产车间进行参观实习,由企业高工或技术人员带领进行现场讲解,通过现场参观可以使学生了解企业各种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并与课本所学的知识进行对比,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及企业适应能力。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移动电信、电子通信类企业从事教学、科研、产品开发、设备维护、生产管理等工作。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本专业在2007年一级学科评估中全国综合排名第25位,在2012年一级学科评估中全国综合排名第28位、河北省排名第1位,是河北省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强势特色学科。2008年,本专业与光电子系共建的河北省光电子与通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得批准。2008年建成河北省电子信息工程特色专业,2010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成为全国第一批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2015年电子与信息工程专业代表中国接受《华盛顿协议》专业认证评估,并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师资力量  目前,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共有专职教师40人,其中教授11(含博士生导师3),占教师总数的27.5%;副教授(含相当职称)20人,占教师总数的50%;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3人,占教师总数的82.5%;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6人,占教师总数的15%92.5%的教师其所获学位属于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专业,其中所获学位属于电子信息类专业背景老师占85%,具有工程经验的教师19人,占教师总数的47.5%。专职实验教师共有5人,其中包括一名高级职称,4名中级职称。35岁以下的教师13人,占教师总数的32.5%;具有5年以上教龄的教师29人,占教师总数的72.5%。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师生比为1:5,教师数量能满足教学需要。  

   实验室情况  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实验室除了包括嵌入式系统、微机接口技术、数字系统仿真、地理信息系统、通信电子电路、微波与天线实验室等完全满足本科教学需要的实验室外,还包括数据交换技术、单片机控制、通信系统仿真、通信电子电路、通信技术研究等以研究生实验和科研为主的专业实验室,以便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与通信工程专业的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提供实验条件和科研服务。  

   (1) 嵌入式系统实验室  

   嵌入式系统实验室面积125平米,拥有程控交换实验平台ZXJ10、微型电子计算机30台、ARM9实验箱33台、微机原理单片机实验箱34台。实验室每年均设有固定经费用于购置、维护设备,设备的平均利用率超过60%。实验室现有专职实验教师1人。  

实验室为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系的学生提供《现代交换原理》、《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课程实验,以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初步具备设计和调试汇编语言程序等实际工作的能力,运用所学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析和综合实验结果以及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2) 微机接口技术实验室  

   微机接口技术实验室面积105平米,拥有通信原理实验箱30台、数字存储示波器34台、移动通信系统实验箱35台。实验室每年均设有固定经费用于购置、维护设备,设备的平均利用率超过55%。实验室现有专职实验教师1人。  

实验室为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系的学生提供《通信原理》、《移动通信》等课程实验,使学生验证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巩固并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对通信系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并且通过实验了解通信系统的实验测试方法,实验测试仪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综合、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本实验室在完成所有教学计划的基础上,还负责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实训、大学生科技创新等项目,同时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师科研项目提供各种实验支持。  

   (3) 数字系统仿真实验室  

   数字系统仿真实验室占地125平米,拥有台式电脑60台。实验室每年均设有固定经费用于购置、维护设备,设备平均利用率超过55%。实验室现有专职实验教师1人。  

实验室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提供《数字信号处理》、《V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等课程实验,使学生巩固所学基本理论,掌握最基本的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论和方法,数字系统处理模拟信号,培养学生使用面向对象的思想进行独立软件设计的能力。实验现有专职实验教师1人。  

   (4) 通信电子电路实验室  

   通信电子电路实验室占地面积105平米。拥有扫频仪16台、函数信号发生器34台、数字万用表60台、数字存储示波器30台、直流电源20台、高频电路实验系统40台、超高频毫伏表29台、示波器30台、失真度仪16台。。实验室每年均设有固定经费用于购置、维护设备,设备的平均利用率超过50%。实验室现有专职实验教师1人。  

实验室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提供《高频电子线路》、《测试技术与仪器》等课程实验,以培养学生初步具备使用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能力以及单元电路的调整和测试等实际工作的能力,正确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运用所学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析和综合实验结果以及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5) 微波与天线实验室  

   微波与天线实验室占地面积105平米。拥有标准信号发生器4台、选频放大器2台、测量线4台、波导元件2台、全频道电视信号发生器10台、通信系统综合实验箱30台。实验室每年均设有固定经费用于购置、维护设备,设备的平均利用率超过45%。实验室现有专职实验教师1人。  

   实验室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提供《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天线与电波传播》、《信号与系统》等课程实验,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为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研究方向 电子设备设计、嵌入式系统设计、智能信息处理、遥测遥控。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系统思维、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能力,能够适应社会与技术进步的电子信息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在考虑社会、法律、环境等多种非技术因素影响情况下,使学生具备融合多学科知识,创新性解决不确定环境下工程项目技术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系统思维和多学科专业知识,完成复杂电子信息类产品的设计、研发、测试、生产任务;通晓电子信息专业国际标准;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对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有前瞻性;具有团队意识和良好沟通能力,能够融入多学科团队进行项目开发和实施工作。  

主要课程 电路原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EDA原理、高频电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天线与电波传播、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测试技术与仪器、电视原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系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微机原理、单片机原理、计算机网络等。  

实习规划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非常重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多家国内大中型企业保持着长期实践教学合作,比如河北广电秦皇岛分公司、中国移动秦皇岛分公司、中国电信秦皇岛分公司、秦皇岛康泰医学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等,共同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除了在教学方案中规定了一定学时的实验和课程设计外,还安排了生产实习、专业综合训练等实践教学环节,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在校外生产实习过程中,聘请企业的工程师或技术人员到学校集中给学生讲授企业参观实习安全知识、生产工艺流程、控制系统组成等内容,使学生事先了解要实习单位的基本信息及实习注意事项;然后分组到相关的企业生产车间进行参观实习,由企业高工或技术人员带领进行现场讲解,通过现场参观可以使学生了解企业各种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并与课本所学的知识进行对比,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及企业适应能力。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应用开发以及电子信息化管理等工作。学生可在与信息产业相关的企业与研究院所就业从事产品设计、产品开发、生产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本专业于1999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被评为河北省重点学科,2011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是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  

师资力量 专业教学与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在编教师38名,其中教授10人(含博士生导师4人),副教授22人,讲师6人。该专业拥有河北省教学团队1个,河北省产业创新创业团队1个,河北省精品课2门,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河北省教学名师1名,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1名,河北省高等学校青年拔尖人才1名。  

实验室情况 专业拥有1个教育部光电专业教师培训基地,1个河北省重点实验室,1个河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研究方向 电子电路及应用系统设计、光电子器件及应用、光电检测技术、特种光纤及传感器技术。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宽厚的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和扎实的光电子材料与器件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自主学习和适应专业技术发展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化视野,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特别是在光电子技术领域,从事物理电子、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方面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电路设计与仿真、光学原理、激光原理、光电检测、信号与系统、光纤传感及应用。  

实习规划 本专业注重学生工程能力培养,与国内多家大型企业保持着密切联系,比如大恒新纪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凌云光子技术有限公司、河北鹏远光电股份有限公司、鞍山杏林睿光科技有限公司、康泰医学系统(秦皇岛)股份有限公司等,学校与企业签订《燕山大学本科生校外实习基地共建协议书》,可以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到不同企业进行生产实习。  

此外,本专业还在校内开设了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EDA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活动,大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高等学校、科研单位、企业、公司等单位和部门从事教学、科研、产品开发、技术监督、生产管理等工作,也可以从事信息产业的技术开发或教学、科研工作。  

   

土木工程专业

本专业1994年开始本科一批招生。2000年结构工程获批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2006年获建筑与土木工程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通过住建部土木工程专业评估。  

师资力量 土木工程专业拥有一支学术水平较高、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全系在职教职工31人,均来自知名院校和科研院所,多数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4人。教师队伍中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北省突出中青年专家、河北省百名优秀创新人才,形成了多学科合作的教学、科研团队。  

实验室情况  拥有省级教学示范中心和河北省重型装备与大型结构力学可靠性实验室,专业设有工程测量实验室、建筑材料实验室、土工实验室、 CAD实验室,结构实验室。教学设施齐全。  

专业特色  全系广泛地开展国内、国际合作交流活动,接待海内外著名学者、专家、院士来系讲学及访问参观,长期坚持派出师生赴国(境)外参加学术会议、访问考察和讲学、合作研究、培训等。  

   土木工程专业历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一部分毕业生选择了美国、加拿大、法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留学或工作,大部分毕业生均在北京、上海等省会及沿海城市工作。毕业生在各自企业扮演着重要角色,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绩。部分毕业生取得成绩后采用设立奖学金的形式来回馈和促进学科发展。  

研究方向  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岩土与地下工程的设计理论与施工技术。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工程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土力学和工程材料和土木工程经济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土木工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能力,成为业内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工程地质学、荷载与结构设计原则、土力学、测量学、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土木工程概论、基础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施工组织设计、工程项目经济原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概预算、土木工程法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房屋建筑学、钢结构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砌体结构、桥涵水文、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桥梁抗震抗风设计、岩石力学、地下结构设计、岩土工程测试技术、隧道工程、边坡工程。  

实习规划  本专业注重学生工程能力培养,与省内外多家大型建筑企业保持着密切联系,比如河北省建研院、中冶沈勘等,建立了4个国家级、14个校级产学研基地,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学院积极探索顶岗实习新模式。  

就业方向  毕业生能够在有关土木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管理、教育、投资和开发、金融与保险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

本专业前身是化工设备与机械专业,是一个涉及机械、计算机、控制、材料、化工等领域的交叉型专业,目前是河北省高等教育创新高地重点专业和河北省特色品牌专业。  

师资力量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系现有专职教师12人,其中专业教师10人,实验教师2人。教授4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人。  

实验室情况  本专业现设有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系及系属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包括化机实验室、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实验室和化工设备检测控制与故障诊断综合实验室,所开设的实验能够完全满足本专业所承担的专业实验课程教学要求。  

研究方向 过程工业所涉及的设备与机械的设计、研究与开发、过程装备与过程工艺的控制技术、过程装备制造与检测技术、在役压力容器安全评定、新能源与节能技术、过程机械故障诊断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过程工业(如化工、石油化工、轻工、制药、食品等)设备、机械、控制和管理等方面专业知识,能从事机械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管理以及科学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在校期间将获得广泛的理论知识,并在计算机应用、工程设计、测量控制和新型装置开发研究的方法和技能等方面得到培养和锻炼,就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强。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机械制图、工程材料、化工原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控制工程、过程设备设计、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及应用、过程流体机械、过程装备成套技术、过程装备制造工艺等。  

实习规划  近年来,本专业与黑龙江化肥厂、中航黎明锦西化机集团、盘锦北方华锦化学工业集团和吉林石化已建立了良好本科实习合作关系。  

就业方向 本专业面向过程工业的工厂及企业、设计研究部门、高等院校和机关事业等单位,培养可从事装备的工程设计、设备检验与更新改造、新产品研制开发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应用化学专业

本专业源于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化学教研室,2000年建立燕山大学应用化学本科专业并开始面向全国招收普通本科生,2003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学科, 2005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学科,并成为河北省唯一具有应用化学博士点资质的学科。  

师资力量 近年来,应用化学专业坚持自主培养和重点引进并举的原则,努力接轨国家和地方的各种人才计划,已形成一支由教创新,乐于奉献的稳定教师队伍。应用化学专业有专职教师3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23人,包括教授10人,副教授1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9名,占专业教师总数的96.7%。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新世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河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河北省百名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2人,河北省优秀教师1人,河北省 “三三三人才工程”二层次人选1人,三层次人选1人,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1人,留学回国教师10余人。拥有《工程化学》和《物理化学》省级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基础化学》为校级教学团队。`

实验室情况 应用化学专业下设两个专业实验室和多个研究室,约1000 m2。本学科依托应用化学河北省重点实验室,拥有先进的实验平台,包括XRDSEMTEMAFMFTIRBET、荧光光谱仪、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等多台大型仪器平台用于本科教学,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科研体系。  

研究方向 材料化学、应用电化学。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较宽厚的基础理论和扎实的应用电化学和材料化学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团队精神和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不断学习和适应专业技术发展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化视野,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应用化学及其相关领域内的工艺设计、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化工原理、物质结构、现代仪器分析、化工制图、材料组织结构及研究方法、材料化学导论、无机合成化学、薄膜材料、功能材料、高分子材料化学、高分子结构与性能、理论电化学、电源工艺学、电镀工艺学、电解工程、涂装工程、质量检验技术基础、化工产品质量检验、食品理化检验、日用化学品检验、环境保护与治理、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等。  

实习规划 主要有:化工认识实习(第3学期、2学分)、仿真实习(第6学期、1学分)、生产实习(第7学期、4学分)、化工实训(第7学期、2学分)、金工实习(第4学期、2学分),总学时达到176学时,占实践教学的24.4%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化工、石化、贸易、口岸、海关、商检、环保、医药、电子、汽车、材料、能源等系统的各类企事业、教学单位、研究院所及公司从事生产管理、技术监督、产品研发、检验化验、教学科研等工作。  

   

工商管理专业

研究方向 战略与市场营销、生产与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与创业管理。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企业管理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掌握现代管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解决复杂企业管理问题的综合能力,具有开阔国际视野、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策划、咨询、教学、培训、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生产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创新管理、创业管理、质量管理、服务管理、管理沙盘模拟、组织行为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国际企业管理、运筹学、统计学、经济法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到生产企业、服务企业、流通企业从事市场营销、企业策划、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运作管理、质量管理、物流管理、采购管理、项目投资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到管理咨询公司从事管理咨询方面的工作。  

   

工业工程专业

本专业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下设二级学科,工业工程系教师是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点、硕士点的重要支撑力量。  

师资力量 工业工程现有教师10名,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分别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术梯队带头人及工业工程专业带头人,硕士生导师8人。教授5人,副教授3人,拥有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9人,拥有海外访问学者(包括香港)和留学经历的教师5人,有企业高管经历的1人,多人在社会团体、学术机构中兼职。教师多数具有理工科背景,且兼有经济管理的理论基础。  

实验室情况 本专业强调实践培养环节,在生产、物流及人因三个方向成立了认知科学实验室、先进制造系统实验室、人因工程实验室、港口物流实验室。实验、实践教学涵盖本科、硕士研究生两个层次,覆盖本科《生产计划与控制》、《人因工程学》、《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等课程、专业综合性实验、专业综合训练及研究生生产、物流、人因的实践教学活动。  

研究方向 运筹与运作管理、生产系统工程、系统优化与仿真技术、工效学与人因工程、物流与服务管理。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专业工程技术基础,并掌握经济与管理的知识与方法,能够从事工业工程类的教学、科研和运营管理与实践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力学、运筹学、工程经济学、系统工程学、管理学、微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生产计划与控制、基础工业工程、人机工程学。  

实习规划 本专业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从集中性实践环节的入学教育、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专业综合训练到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学年论文等形成了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与国内多家大型企业保持着密切联系,如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中秦兴龙集团、UTC海湾公司等,本专业学生可在不同企业进行生产实习。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工商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生产、运营管理部门的技术与管理工作,进行系统分析、规划、设计、管控、质量管理和评价及标准化工作。  

   

电子商务专业

本专业2009年被评为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我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是教育部批准的国内第二批开设此专业的高校。  

研究方向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管理模式和方法研究、网络营销研究、电子商务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物流管理研究、基于网络的客户服务体系研究、电子商务的前沿技术与商务应用研究。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为基础理论,以培养与锻炼学生职业技能为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经济管理理论与方法、营销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法律和现代物流的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具备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方法等来开展商务活动的能力,从事现代电子商务运作与管理,企业网络化、信息化管理,具有高度的竞争意识、创新能力和较强的电子商务应用能力的技术型、管理型电子商务应用型复合人才。  

主要课程 管理学概论、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电子商务概论、管理信息系统、网络营销、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统计学原理、物流管理、生产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原理、国际贸易理论、应用运筹学、西方经济学、网络经济概论、网页设计与制作、数据库及应用、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电子商务安全等。  

实习规划 2006年电子商务专业确立5家单位为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并进行了有规划的陆续拓展。本专业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采用认识实习、实操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方式,结合课程设置,与国内多家大型电商企业保持着密切联系,如美团、百度、京东、苏宁、用友、网库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具备“互联网+”环境下的企业管理、信息化技术应用和电子商务管理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可以从事电子商务发展战略制定,企事业单位门户及网络商城的设计、建设和维护,网络营销(含国际贸易),企业产品与服务的网络营销策划,电子商务在线运营管理等专业工作,也可以从事企业管理信息化项目,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电子商务活动的策划与运作,独立创业,以及从事电子商务教学、科研等工作。  

   

会计学专业

本专业于2007年获得会计学(学术类)硕士学位授予权;2015年获得“会计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为学生在校内继续深造打下基础。  

师资力量  专业共有专职教师19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8人,讲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8人。专业建有校内实训实验室,并与天职国际(北京)会计师事务所、秦皇岛港务局、秦皇岛戴卡轮毂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研究方向 会计理论与实务;财务理论与实务;审计理论与实务。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以财务与会计的系统理论与技术为主体内容,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基础知识的应用型会计人才。重点培养学生掌握会计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技能;获得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熟悉我国会计领域的政策和法规及国际会计惯例,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课程 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互联网思维、会计学导论、人力资源管理、货币银行学、国际贸易理论、管理信息系统、财政学、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税法、经济法、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审计案例分析、会计信息系统。  

实习规划 本专业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设有社会调查和专业实习两个实践环节。与多家大型企业保持着密切联系,如天职国际(北京)会计师事务所、用友集团、秦皇岛港务局、康泰医学系统(秦皇岛)股份有限公司、瑞华会计师事务所、河北钧正税务师事务所等,学校与企业签订《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校外实习基地共建协议书》,采用“双向选择”原则,有针对性地到企业进行调研和顶岗实习。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机构、投资银行和政府相关部门等从事会计实务及管理工作,部分优秀学生考取研究生后从事会计科研活动。  

   

旅游管理专业

本专业是目前河北省最早拥有旅游管理二级学科硕士点的高校,也是河北省旅游局旅游教育定点培训单位。2008年燕山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成为教育部第三批特色专业建设点(TS10683)。河北省本科教育创新高地,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2011年,依托经管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点开始招收旅游管理方向的博士生。  

师资力量 本专业拥有博士导师1人,硕士导师12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拥有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12人,拥有海外访问学者(包括香港)和留学经历的教师7人,有企业高管经历的2人,多人在社会团体、学术机构中兼职。本专业依托燕山经济管理学院拥有丰富的博士导师资源,邀请了上海春秋国旅肖潜辉总经理、亚朵集团CEO王海军、河北省地理科学研究所所长邸明慧为校外导师。  

实验室情况 本专业重视实践教学工作,建有校内系列模拟实验室。近年来,本专业又与北戴河华贸喜来登酒店、秦皇岛香格里拉酒店、秦皇岛海燕国际旅行社、河北智慧旅游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建立实验平台。  

研究方向 旅游经济、旅游发展战略、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现代旅游企业管理(含饭店与会展方向,旅行社与电子商务方向,景区景点经营与管理方向)、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智慧旅游与旅游营销传播、旅游文化。  

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需求,具备较高的现代管理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熟悉国家有关旅游行业方针、政策和法规,具备人文素质、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能在各类旅游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教育和研究机构从事经营、管理、策划、咨询、服务等工作或自主创业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主要课程 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商务统计学、旅游学概论、现代服务业管理、旅游财务管理、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旅游市场营销(双语)、客源国文化概论(双语)、管理沟通、商务礼仪等。  

师资情况

   本专业拥有博士导师1人,硕士导师12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拥有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12人,拥有海外访问学者(包括香港)和留学经历的教师7人,有企业高管经历的2人,多人在社会团体、学术机构中兼职。本专业依托燕山经济管理学院拥有丰富的博士导师资源,邀请了上海春秋国旅肖潜辉总经理、亚朵集团CEO王海军、河北省地理科学研究所所长邸明慧为校外导师。  

实验室情况 本专业重视实践教学工作,建有校内系列模拟实验室。近年来,本专业又与北戴河华贸喜来登酒店、秦皇岛香格里拉酒店、秦皇岛海燕国际旅行社、河北智慧旅游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建立实验平台。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就职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驻外旅游机构、旅游咨询公司、在线旅游企业、旅游规划及其他科研院所、旅游教育机构,从事行政管理、研究、咨询和教学工作;亦可就职于旅游酒店、旅行社、景点景区、旅游集团、旅游餐饮公司、旅游车船公司从事高、中级旅游企业管理工作。本专业毕业生一直传承自主创业传统,并多有成功案例。  

   

汉语言文学专业

本专业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积极开展科技、政务咨询等社会服务,已成为学校、秦皇岛市乃至河北省重要的研究咨询服务基地。如众多单位依托汉语言文学专业成立了国学研究学会、河北省非物质文化研究基地、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  

师资力量 汉语言文学专业目前专任教师17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1人,讲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3人,占总教师人数的76.4%17位专任教师无论是本科阶段还是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阶段100%来自燕山大学以外的国内高等学府,如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苏州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等,学缘结构合理。  

2012-2015年,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共发表论文33篇,出版著作4部,申请各级项目18项,参加国内外教学、科研会议近20人次。  

在不断提升科研能力的同时,17位专任教师也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接受学院学校的各种教师能力培训,虚心接受老教师的传帮带等言传身教等等。目前已初步形成三个教学团队——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团队、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团队、语言学教学团队。2013年本专业教师主编的教材《大学语文》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本专业教师还特别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调查、大学生创新等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社会交往和科学研究的能力,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专业知识。教师在指导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近三年本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参加了各类社会实践、大学生创新等竞赛,成绩斐然,获奖近百人次。  

研究方向 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  

培养目标 本专业注重读说写能力的全面训练,在强调智商开掘的同时致力于情商的熏陶,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综合文化素养与人文情怀的人。贯彻知识与技能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文化素养和职业能力统一、人文知识与理工知识相包容的办学理念,立足京津冀,面向全国,为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现代文科人才。  

主要课程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史、文学概论、比较文学、民间文学、语言学概论、修辞学、古典美学、西方美学、文艺心理学、汉语史等。  

就业情况 本专业毕业生可到党政机关、新闻媒体、出版机构、文化团体、大专院校、公关商贸、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种公司、部门、工作室就业,从事文秘文案、策划宣传、采编主持、广告制作、演艺传播、文学创作、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法学专业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6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0人,已获博士学位14人,7人有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香港研修经历;学缘结构优质,多数毕业于国内法学名校,师资力量在省内处于前列。  

师资力量 法学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6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0人,已获博士学位14人,7人有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香港研修经历;学缘结构优质,多数毕业于国内法学名校,师资力量在省内处于前列。总体而言,法学专业教师力量较强,老中青搭配合理,发展后劲充足。  

实验室情况 法学专业注重学生实务技能培养,通过加强高校与实务部门的合作,结合司法实务机关的现实需要培养法律人才,加大法学实践教学比重。校内建立有法学职业实训中心、非诉法律实务实训中心、信息化法律技术演练中心等法律技能培养机构,在秦皇岛市检察院、秦皇岛市中级法院等12家实务机构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建成了河北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有卓越法律(检察)人才培养基地  

研究方向 法学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深厚的法学专业知识功底,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达到较高的外语水平,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国家立法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机构和涉外活动从事法律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  

实习规划 实践教学分层次推进:基础实践应对常规法律实务操作问题、高级实践应对复杂疑难实务问题;专业教学前五学期强化理论学习,兼行“庭审旁听”、“模拟法庭”等体验式实践教学;后三学期在继续理论教学的同时,重点推进“法律诊所”、“专业实习”等实战式实践教学。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家立法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法律工作。  

   

广播电视学专业

广播电视学专业目前拥有专任教师共16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1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4人,教授3人,副教授9人,讲师4人。学缘结构具有南北交融之优势,多数教师来自国内重点大学,如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等,多数专业教师拥有在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高端媒体从事新闻工作的经历,曾采写新闻作品100万余字,摄制编导新闻作品百余部,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  

师资力量 广播电视学专业目前拥有专任教师共16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1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4人,教授3人,副教授9人,讲师4人。学历结构比较合理,以博士学位拥有者居多,占教师总数的68.7%。年龄结构基本呈正态分布,以年富力强的36-45岁者居多,占教师总数的87.5%。学缘结构具有南北交融之优势,多数教师来自国内重点大学,如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等,重视中青年教师在教学中的骨干作用,安排中青年教师教授较为重要的课程。多数专业教师拥有在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高端媒体从事新闻工作的经历,曾采写新闻作品100万余字,摄制编导新闻作品百余部,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  

实验室情况 为保证广播电视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学校先后为本专业投入大量资金购买实验设备,使现有实验设备能够完全保证满足本科生教学需要;实验室现有面积170m2,设置2个实验室;索尼高清摄像机Z1C6台,佳能高清摄像机XF30513台。索贝后期编辑设备13套。总值约112万元。图书资料7.71万。  

研究方向 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报刊网络编辑学。  

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于新闻传播学的内在规律,着眼于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前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广博的文化知识、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宽阔的国际视野和娴熟的专业技能,能够在广播电视机构以及其他传媒、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采访、报道、拍摄、编辑、主持、策划、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广播电视导论、中外新闻传播史、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初级新闻采访写作、新闻传播法与职业道德、新闻学概论、电视摄像、高级新闻采访、新闻评论、广播报道、广播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广播电视作品分析、纪录片创作、影视叙事学、电视专题与电视栏目、报刊与网络编辑、广告学、传播学。  

实习规划 本专业和河北电视台、秦皇岛电视台、北戴河电视台、秦皇岛报社、燕大电视台建立了合作关系,作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课程教学的实践基地。每年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专业实践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以在广播电台、电视台等主要新闻宣传部门以及各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新闻网站从事新闻编辑、采访、视频拍摄、剪辑、创作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以从事教育与科研工作。  

 

行政管理专业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8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7人,讲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5人(含在读博士学位人员1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2人。硕士生导师1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现有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等多层次、全方位办学格局,并正在努力申报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  

师资力量 行政管理专业目前有专任教师18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7人,讲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5人(含在读博士学位人员1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2人。硕士生导师1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目前,行政管理专业已经形成一支年龄结构优化、职称结构合理、学缘结构科学、知识结构良好、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实验室情况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建立了电子政务实验室,购买了奥派等专门电子政务软件和SPSS等统计软件,能够充分满足电子政务、公共管理定量分析、社会调查方法等应用性课程的教学。  

研究方向 行政管理理论与实务、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现代公共精神,掌握行政管理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较强行政实务能力和社会工作能力,特别是在机关事务处理和公共关系实务方面具有较强理论和技能优势的,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培训和教学科研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 管理学概论、公共行政学、行政法学、电子政务原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政府经济学、国家公务员制度与考试、公共政策分析、公共关系、政务礼仪等。  

实习规划 低年级学生实习主要为认知性实习,组织学生参观政府部门、社区组织、企事业单位等,高年级学生一方面安排到政府部门、社区组织、企事业单位等组织进行顶岗实习,另一方面结合毕业论文等教学环节开展专业性较强的社会调研。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政府机构、公共机构、教育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政策研究和教学与科研等工作。  

 

英语专业    

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33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3人,讲师12人,大多数教师有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学习经历,以硕士及以上学历为主,其中,11位教师具有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现有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笔译三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为学生今后深造奠定了坚实基础。  

师资力量 英语专业专任教师结构合理,现有专职教师33人,并常年聘请5人左右外籍教师为本科生上课,外籍教师队伍相对稳定。专任教师职称结构合理,教授9人,副教授13人,讲师12人。年龄结构较为合理,以中青年教师为主:50周岁及以上教师4人,36-49周岁教师22人,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6人。学缘结构方面,大多数教师有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学习经历,本校学缘仅占教师总数6.67%。学历结构方面,以硕士及以上学历为主,其中,11位教师具有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  

实验室情况 里仁学院实验楼专用语音实验室  

研究方向 英语语言学、英语国家文学、英语国家国别研究、西方文化研究、翻译实践研究、国际商务。  

培养目标 本专业实行“强基础、重实践、宽口径”、人文性与应用性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创新精神,能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熟练运用英语从事外事、翻译、教育、管理、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 英语专业导论、综合英语、视听、口语、英语泛读、写作、英美概况、高级英语、语言学概论、语言学理论与实践、翻译理论与实践、口译、高级笔译、高级口译、西方文化入门、中国文化、跨文化交际、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国际贸易、国际商务、语言技能培训、翻译实习、毕业实习等。  

实习规划 56学期分别设置各为期两周的翻译实习I和翻译实习II,分别以笔译和口译实习为主。第七学期设置为期三周的毕业实习,分为语言实践、翻译、文化、商务等四个模块,每名学生选择参加其中一个模块的实习。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管理、外事、旅游、外企及合资企业、学校等部门和单位从事科研、管理、国际贸易、翻译、文秘和教学等工作。  

   

   

   

   




发布时间:2016-06-18  阅读数: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